是兰兮呀

好读书,不求甚解。勤写文,万事随心。

假如陶渊明来了墨痕斋2

主陶渊明与苏轼(非cp),微李杜(cp向)

墨痕斋里的日常,中秋节的快乐时光

墨魂是文豪们的,ooc是我的

会有后续吧(虽然会咕)

正文↓


     这是墨痕斋重启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,斋里的气氛像桂花的香气一样热烈。

    陶渊明来到斋里也有些日子,与兰台相处期间了解了不少现世事物,这一回中秋,他决定给下厨晚辈们做一些桂花糕。

    苏轼自告奋勇前来帮忙,并把同样想来帮忙的辛弃疾推到厨房门外,一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样子。

    得到了与先生独处的机会,苏东坡当然不肯浪费时间,一会儿与先生讨论桂花糕的做法,转身又谈论起斋里墨魂的喜好,陶渊明一直都很喜欢苏轼的热情直爽,并且想更加了解一下兰台和墨魂们,于是两人相谈甚欢,倒也不觉得这桂花糕做起来繁琐。终于,苏轼把话题引到了先生的作品上。“我觉得先生的《闲情赋》可比屈、宋之文,可萧统这小子竟然以此讥笑您,真是没有眼光”苏轼忿忿地说道,揉面的力度都大了不少,面团惨兮兮得被拉长揉扁。

    陶渊明从兰台那里得知苏子瞻素来不喜昭明,故也不觉得意外,倒是昭明并非如他所说的那般过分。

  “不过是年少气盛时的作品,不值一提。”

  “先生谦虚了。不过我倒是很想结识一下年轻时的先生。”

    年少时吗?陶渊明似乎想起了什么,一时竟忘了手上的动作。

    曾几何时,他也不拿镐锄握利剑,不架牛车乘瘦马,古道西风,残阳斜影,他心中却是万里山河,不觉孤寂。而老来梦回桃源,听鸡犬相闻,却恍若孑然一身。

  “先生,先生……糖好像加多了。”苏轼发现陶渊明发起了呆,竟在面里多加了好几羹匙的糖,不由出声提醒。

    陶渊明这才回过神来,有些不好意思:“刚刚想到一些事,惭愧。”

  “哈哈,我竟不小心抢了兰台的活计,帮先生回忆起过去来了。”苏轼看出陶渊明心情有些低落,赶忙打趣道。

  “想起一些事也没什么不好……”苏轼还想继续宽慰几句,只是文章憎命达,哪个文人墨客没有不如意的往事。他自己也躲不过。

   而陶渊明竟释然一笑:“是啊,没什么不好。往日或是今时,我们都是我们。”

  “谢谢你呀,子瞻。”

  “诶?”不知为何突然被先生夸奖,苏轼受宠若惊,手中的面团再次惨遭蹂躏。

   旁边的蒸笼里冒出热气,一锅桂花糕已然蒸熟。尽管经过了重重加工,佐料却没能完全掩盖住桂花的香气,只是这香气不再浓烈,而是多了几分淡雅。

   有些事,有些人,不管经历了多少,改变了多少,心底总有一份净土,开着向阳的花。


   夜晚,月下,黄庭坚燃起特意制的熏香,烟雾缭绕,却不扰月色。兰台与大家赏月饮酒,而此时墨痕斋里众墨魂齐聚一堂,更是世间难寻的盛景。

  “子美,你去把兰台酿的酒都搬出来吧。”李白打了个酒嗝,伸手环住杜甫的肩膀,后者清晰地闻到了身上似乎从未散去过的酒气和隐约的墨香。

  “你把酒拿来,我,我把月亮送给你。”李白用空着的那只手指了指月亮,又指了指被他搂住的杜子美,绽开一个大大的笑脸。

   杜甫的脸腾地红了。一定是喝多了,嗯,一定是,一会儿告诉兰台赶紧把剩下的酒藏好。杜甫如是想到,却抑制不住心跳加快。

   花香酒气间忽然传来一阵琴声,一时间大家都安静下来,侧耳倾听,这琴声虽不能绕梁三日,却也独特,鸣声铮铮,闻者仿佛见到一位狂傲不羁的文人,或许那正是曾经的自己。一曲终了,只见桂花树下陶渊明正在熟练地调着琴弦。

  “先生会弹琴!?”众墨魂目瞪口呆,一齐望向兰台,却见兰台也是一脸惊讶。

   陶渊明起身将琴还给王维,悠然开口:“诸位莫忘了,我也是晋时文人。”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·苏轼终于和自家爱豆互动了!

·关于《闲情赋》后世褒贬不一,萧统(昭明)觉得这是“白璧微瑕”,苏轼则认为“与屈、宋所陈何异”,而且苏不喜欢萧(的作品)。(贵圈很乱)

·陶渊明会不会弹琴也被后世争论,毕竟他的琴 没!有!弦!我觉得他是会弹的,而且弹得很好。


评论

热度(13)